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簡介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緻力于培養能源、建築環境與安全工程領域的專業人才,在學科建設、教學科研等方面成果顯著,為相關行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學院目前開設有能源與動力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工程管理、安全工程4個本科專業,現有學生1631人。其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一流專業、廣西“産教融合”試點專業和廣西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專業。
一、師資力量雄厚,專業素養過硬
學院師資隊伍結構科學合理,教師實踐經驗豐富,始終秉持嚴謹治學的态度。學院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副研究員1人,高級工程師6人。現有博士17人,專任教師中博士占比34%,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比82%。廣西高校優秀共産黨員1名,具有國家注冊岩土工程師、注冊消防工程師、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建造師和造價工程師、環境影響評價師以及廣西職業技能大賽裁判員、考評員等執業與技能證書教師近20人,企業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兼職教師8人,有工程背景的教師占比超過50%。這使得學院教學能夠緊密貼合行業實踐,為學生傳授前沿且實用的專業知識,保障教學質量的高水平與實用性。
二、科研成果豐碩,聚焦新興領域
學院教師在科研領域積極進取,屢創佳績。近年來,學院教師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項目近20項目,桂林市及校級項目4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榮獲2024年廣西機械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獲得2024年“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二等獎1項,公開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60餘篇,申請或授權專利70餘項。學院于2022年榮獲廣西雙碳科普教育基地、廣西制冷學會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成立漓江生态環境保護研究所,2024年,清潔能源裝備與節能技術科研團隊獲批建設“能源産業綠色轉型關鍵技術廣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學院圍繞清潔能源利用與開發、污染物治理、節能與低碳等新興産業關鍵技術,組建了7個科研創新團隊。這些團隊不斷開展深入研究,為學院科研事業的持續進步注入強大動力,也為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發展貢獻力量。
三、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成果突出
在教育教學研究方面,承擔了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餘項,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出版教材4部,《傳熱學》《制冷原理與設備》《工程力學》三門課程獲廣西壯族自治區一流本科課程。教師在各類教學比賽中多次獲獎,黃華恢老師在第七屆廣西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得工科組一等獎第一名,并代表廣西參加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獲二等獎,獲廣西五一勞動獎章;謝豔華老師制作的《識“階”而上-雙跑樓梯平面圖識讀》《識圖識前景,匠心譜未來--建築工程識圖》微課分别獲廣西高校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一等獎和二等獎;宋小鵬老師制作的《自然對流在線虛拟仿真實驗》微課獲廣西高校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二等獎。教師參加校級課程思政說課比賽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建築工程估價》入選自治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授課教師入選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中央空調》網絡課程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中央空調風管制作安裝課例》獲廣西高校教育技術教學應用大賽一等獎;《熱工基礎》網絡課件、《房屋建築學》等課件獲廣西高等教育教學軟件大賽二等獎;教師參與第四屆全國高等院校算量軟件大賽榮獲廣西賽區第一名、全國總決賽第三名。
四、實驗實訓完備,教學設施先進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校内實驗實訓室建築面積約3510平方米,實驗設備總值達1797.32萬元。擁有流體力學實驗室、制冷原理綜合實驗室、制冷實訓室、制冷實訓室(電控部分)、地熱能與建築環境實驗教學中心(地熱能與建築環境控制與仿真實驗室,換熱器及空調器性能實驗室,熱物性實驗室,燃燒原理實驗室,半集中式空調實驗室,集中式空調實驗室,潔淨空調實驗室)、太陽能建築一體化實驗室、太陽能光伏換熱實驗室、工程造價實訓室、建築設備實訓室、建築力學實訓室、建築識圖實驗室等約合40個專業實驗室,擁有風管制作實訓區、電焊水管制作實訓區、氧焊與設備維修實訓區等9個實驗實訓區域,擁有水體環境分析實驗室、能源裝備再制造與節能技術實驗室、低碳清潔能源與高端宇航技術實驗室、太陽能高效利用裝備及控制技術實驗室、流體機械節能與污染物控制技術實驗室等7個科研實驗室,總計約合50個教學科研實驗實訓場所,其中熱工及流體力學實驗室、制冷實訓室、地熱能與建築環境實驗教學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專項項目。這些先進完備的實驗實訓設施,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操作與科研創新條件,助力學生将課堂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創新思維。
五、以賽促學育人,競賽成績斐然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始終堅定推行“以賽促學”的育人模式,大力提升青年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創新實踐能力,創新創業比賽及學科競賽成果豐碩,多個獲獎項目實現學校曆史性突破。2024年“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取得曆史突破,共計獲得國家重點團隊1項,共青團中央專項立項2項。在各類學科競賽中,學生屢獲佳績,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廣西賽區比賽中,共獲得金獎6項、銀獎8項、銅獎8項,其中《氫山綠水:垃圾制作氫技術的先行者》項目突破我校瓶頸,成功入圍國賽,榮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數廣集團杯”全國銅獎。學生在參與“挑戰杯”廣西創業計劃競賽、“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産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斯維爾杯”BIM-CIM創新大賽、中國制冷行業大學生科技競賽等學科競賽中獲獎200餘項,其中獲國家級獎項88人次,省部級獎項151人次。通過參與這些競賽,學生不僅将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鍛煉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與創新意識,充分展現出學院學生的創新活力與紮實的專業能力。
六、校企合作深入,就業前景廣闊
學院高度重視校企合作,積極與行業企業建立緊密聯系。目前已與理昂生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二公司開展了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并與國能永福發電有限公司、桂林市達源空調設備工程安裝有限公司、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裝配式建築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建工集團第四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桂林新奧燃氣發展有限公司、廣西安全生産科學研究院等30 餘家來自能源、建築、工程管理、安全領域的企業建立了長期校外實習基地,這些基地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實踐機會。
憑借紮實的校企合作基礎,學院曆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的良好态勢。在2023年與2024年,更是憑借出色的就業工作成效,連續兩年榮獲“畢業生就業突出單位”稱号,這不僅是對學院就業工作的高度認可,也彰顯了學院在人才培養質量與就業服務方面的卓越成果。畢業生就業去向廣泛,進入政府、事業單位以及電力電網、制冷空調制造、暖通空調工程設計安裝、能源動力、裝備制造等工業領域企業從事監管、技術研究、設計建設、運營管理、咨詢評價、檢驗檢測、安全管理等技術與管理工作,他們憑借紮實的專業素質及良好的職業技能素質,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七、考研成績優異,深造氛圍濃厚
近年來,學院營造了濃厚的考研氛圍,衆多學生積極追求更高的學術目标。多名學生成功考入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學生考研率連續三年位居學校前列,彰顯了學院良好的學術氛圍與高質量的教學水平,為學生繼續深造奠定了堅實基礎。學院從課程設置、教學指導到考研輔導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學生在學術道路上不斷進取,攀登新的高峰,實現自己的學術夢想。
(數據截止到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