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桂林8月13日電(通訊員 姚光健)為了積極響應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體質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号召,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7月12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垃圾分類調研小分隊前往桂林市七星景區、市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平山垃圾處理廠、市環境衛生管理處開展暑期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圖為在桂林市七星景區的市民填寫問卷調查并對市民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宣傳。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藝 攝
圖為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的垃圾分類知識的問卷,更深入去了解人們對垃圾分類的認知程度。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秦慶炜 攝
圖為市環境衛生管理處 平山垃圾場廠長莫黔念在地質礦産研究院為志願者們進行垃圾分類更加全面的知識講解以及桂林市垃圾分類試點小區的進行情況介紹。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藝 攝
圖為桂林市礦産地質研究院居民小區的垃圾分類桶,可以看到廚餘垃圾和其它垃圾明顯分類,成為當地居民的一種習慣。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黃威明 攝
圖為垃圾分類車每天都會對小區的垃圾進行處理回收,并用高壓水槍對垃圾桶清洗,桶内幹淨無異味。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秦慶炜 攝
圖為跟随桂林電視台一起來到平山垃圾場參觀,莫黔念為志願者講解桂林市第一台智能垃圾分類投放箱的使用流程及方法。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黃威明 攝
圖為桂林市某環保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唐華中給志願者們演示智能垃圾分類投放箱的使用方法,通過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進行投放,就可以兌換相應的積分,非常方便快捷。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黃威明 攝
圖為垃圾分類處理的車間,經過終端處理、生物發酵再對廚餘垃圾進行設備上料,就生産出生物有機肥。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秦慶炜 攝
圖為桂林市垃圾分類中心生産的精細有機肥,比普通肥料的效果更佳,而且對土地無危害。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黃威明 攝
圖為志願者們在桂林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大門進行合照。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藝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