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生态環境保護研究所成立于2023年6月8日,是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為了響應國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的大政方針,圍繞漓江流域的水生态保護、水環境綜合治理和環境災害風險,以漓江流域水生态環境保護為主要發力點,立足本校航天産業技術背景,因地制宜地整合現有資源而建立的具有鮮明多學科交叉特色的科研機構,下轄于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研究所的主要工作方向圍繞漓江流域的水生态保護、水環境綜合治理和環境災害風險,以環境參數的快速在線監測為核心技術,集成監測站和無人機等多種監測/采樣手段,結合大數據分析中心組成實時在線監測系統,對生态環境進行多儀器、多平台、長時間的監測。并通過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地理信息技術和可視化技術等對所獲得的環境數據進行融合分析,為流域生态環境保護、環境污染和生态破壞事件的預警預報和快速處置提供技術支持和決策依據。重點發展無人在線監測站、無人機低空采樣、環境模型模拟及預測等研究方向。


研究所包括基礎化學實驗室、精密儀器實驗室、分子生态實驗室以及配套的氣瓶室等附屬設施。使用面積200多平方米,設3名實驗室管理人員。配備有氣質聯用儀、原子吸收儀、液相色譜儀、索氏提取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熱解儀、馬弗爐等儀器設備二十餘台/套,價值超過500萬元。研究所不僅為教師們提供了開展科研工作的平台、增強了學院的科研實力,還能夠為本院學生提供參與科研實踐的機會并增強學生參與科研的能力。

DR1900水質快速測定儀

雷磁JPB-607A溶解氧測定儀

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Eclassical3100高效液相色譜儀

MAPADA UV-3000-P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海能全自動定氮儀
研究所共有研究人員5名,其中高級職稱2人,博士5人,組建有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科技創新團隊:“漓江流域環境保護與生态修複團隊”。研究人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3項。